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财经频道

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在快干透了

发布时间:2023-03-08 12:19   来源:IT之家   阅读量:12392   

作者:冷夜寒星

校稿:辜汉膺 / 编辑:果栗乘

也许你曾徜徉于蓼子花海的美丽芬芳而依依不舍;也许你曾难掩碧波褪去后看见落星墩全貌的喜悦;也许你曾沉浸于鄱阳湖滩涂草原上的欢乐嬉戏。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在这些美丽与欢乐的背后,是白鹤、灰鹤、小天鹅等珍稀冬候鸟栖息地的愈加拮据,是江豚游曳空间的不断挤压,是农民春耕时一筹莫展的眉头。

美景的背后是逐渐干涸的鄱阳湖和“缩水”的栖息地

今年 2 月下旬以来,受江西赣江等五河来水减少和长江干流水位转退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2 月 27 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 7.9 米,低于 8 米极枯水位线,湖区通江水体面积仅剩 277 平方公里,达到枯水蓝色预警标准。水文部门分析,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鄱阳湖水位仍将持续走低。

3 月 2 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已低至 7.47 米

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当日升级发布枯水黄色预警

为什么鄱阳湖近年来鄱阳湖缺水问题愈加凸显?想要探寻鄱阳湖枯水期生态恶化的原因,不得不先从这座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前世今生谈起。

大湖之成:地动山摇与江河汇流

鄱阳湖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占江西省面积近 94% 的地表径流,最终都汇入了该湖,所以鄱阳湖又被江西人民亲切的称为“母亲湖”。

江西省的水资源之终,汇聚多条支流

低水位时的湖泊面积约为高水位时的八分之一 ▼

在鄱阳湖众多支流中,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这五条河流最为重要,它们不仅是鄱阳湖水系的主干,更是江西省人口和区域经济中心的密集分布地带。

江西较大的城市大多是沿着河流分布的 ▼

鄱阳湖水域以湖中的松门山岛为界,大致可分为南北两片湖区。北部空间被西侧的庐山和东侧的丘陵所挤压,湖面较为狭窄,这与松门山岛以南的诸河汇入的宽广水域大为不同。

鄱阳湖南部宽广为主湖区

北部狭长为入江水道区

1.3 亿年前的燕山运动,使得庐山在隆起之时,其东南侧出现大面积沉陷,形成了一个地堑型湖盆,这为鄱阳湖的形成奠定了基本的地质条件。

距今 6000 年左右,古长江在出湖北武穴后,在今江西省北侧形成了一个类似扇形三角洲的分汊水系,《禹贡》谓之“九江”,而这九江便汇注于 —— 古彭蠡泽。

古彭蠡泽为江水所汇,其范围相当于今长江北岸鄂东、皖西的滨江诸湖地带。以后,鄱阳湖周边地区开始沉陷,湖水逐渐南侵。隋朝时,彭蠡泽的湖面向南扩展至今鄱阳县城附近。

西汉时期的“彭蠡泽”▼

在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新彭蠡泽迅速向东南方平原扩展,奠定了鄱阳湖今天的范围和形态。

而大运河开通后,鄱阳湖则成了关系江西水运与贸易通道的生死关节。明朝以来,大运河 — 长江 — 鄱阳湖 — 赣江 — 大庾岭 — 珠江— 广州的水运交通干线更是成为中国古代中后期最重要的内陆南北水运大通道。

京广大水道示意图 ▼

13-16 世纪,全球地质板块活动活跃,由于地震频发等因素,鄱阳湖东南面下沉趋势明显。而加之清代以来,我国气候处于小冰期,导致南方梅雨偏多,因此汇入鄱阳湖的地表径流持续增加,鄱阳湖进一步扩张,进入水域面积达 6000 平方公里的全盛时期。

从水文特征来看,鄱阳湖是一个典型的通江吞吐型湖泊,所谓“吞”是指鄱阳湖除了容纳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等河流的水流外,其在长江的吞江位置可能还会导致其“吞入”长江的部分径流;所谓“吐”是指其融汇的诸多河流都将经由鄱阳湖“吐”入长江。

鄱阳湖巨大的吞吐量

是导致其不同季节“判若两湖”的主要原因

当汛期来临时,鄱阳湖“吞”入的水量远远大于“吐”出的水量时,就会出现“洪水一片”的景象,鄱阳湖一年中水域面积的最大值便出现在此期间。当枯水期来临时,鄱阳湖“吐”入长江的水量大于其“吞”入的地表径流,这时的鄱阳湖水域面积大大萎缩,便出现了“枯水一片”的景象。

鄱阳湖水位与河流水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河里要是没水了,鄱阳湖可以分分钟“瘦成一道闪电”

由此可见,鄱阳湖的湖域面积在汛期和枯水期的变化是很大,并且由于其水量最终“吐”入长江的水文特征,导致鄱阳湖的蓄水能力是较为有限的。

大湖之困:围湖垦田与枯水加剧

自中古时代以来,鄱阳湖周边的不断扩大的农业生产活动,使得鄱阳湖水系干支流在入湖处出现淤积,特别是清朝中期以来,围湖造田的加剧不仅侵蚀了鄱阳湖的流域空间,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又加速着其蓄水能力的下降。

在枯水期时淤积的泥沙更为明显

水被泥沙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湖”

南宋时期,随着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完成,南方地区人口的激增,广大丘陵和湖滨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开发。

鄱阳湖水系诸多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不断增加,下游流速较缓的河道出现淤积,最终沉积在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河流的入湖三角洲前缘。

这样的淤积使得河流在汛期行洪不畅,洪水泛滥,进而迫使河流改道、窜串到其他水系;而五河下游由于不断分汊,逐渐形成了鸟爪状支流入湖。

不过河流汇入鄱阳湖形成的“大地之树”还挺好看的

清朝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而入湖三角洲的淤积扩展又为围湖造田、增加耕地提供了条件。

这些三角洲淤到一定高度后,一些农民便筑堤围垦,导致堤外继续淤高,使堤外高于堤内,即“久圩成塘”。而淤积愈扩展围垦也随着推进,并逐步推向湖心,从而致使各河流的入湖口下移。这就导致鄱阳湖水域面积开始萎缩,蓄水能力逐渐下降。

遥感监测到赣江中支入湖口三角洲扩展明显

但是受限于鄱阳湖北部两岸丘陵地带的挤压,鄱阳湖周边的农业生产用地较为有限,其规模远不如湖南省的洞庭湖平原。

而庐山的阻隔,虽然使得九江的城建没有像湖南岳阳那样衔江傍湖的发展起来,但是因此也从空间上压制了历代鄱阳湖沿岸围於造田的势头,这一情况在鄱阳湖的北湖部分较为明显。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

鄱阳湖的围垦面积已不再大幅增加

20 世纪初,洞庭湖在泥沙淤积愈加严重的情况下,由于军阀官吏与民争地、与民争利,见淤洲便竞相围垦,进一步加剧了湖面的萎缩越来越小。到 1983 年时,洞庭湖更是缩小到了 2691 平方公里。由此,鄱阳湖得以超越洞庭湖,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浩浩汤汤的云梦泽只停留在了史书的记载中

在江西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实施中,鄱阳湖的生态建设得到重视。但是随着近年来长江干支流和汇入鄱阳湖诸河上游水库等水利设施的不断兴建,使得鄱阳湖又面临着新的生态危机。

这些水库群,为了缓解当地枯水期出现的各种农业生活和居民生活的缺水问题,纷纷在汛后期进行蓄水。

这样在枯水期,不仅长江干支流和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等河流下泄至鄱阳湖的水量锐减,其由于水利枢纽的拦阻,这些河道日常下泄的水体含沙量也大大降低,这样下泄清水冲刷下游河道,使得河道不断下切。

建国以来鄱阳湖区部分圩堤分布

这样一来,下游河道的储水容积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鄱阳湖在这时,便出现了“吞”入的水量不算减少,“吐”出的水量却在增多的状况。由此以来,鄱阳湖秋冬水位持续下降的情况,鄱阳湖枯水期一年比一年提前。

而鄱阳湖枯水期极枯状态的加剧,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沿岸的庐山市、都昌县等地区城乡供水矛盾不断加剧、农业灌溉取水愈发困难,并且航运交通受阻,枯水期船只通过能力大幅下降。

鄱阳湖的极枯状态下

能走的不是船而是人了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了退化趋势。湖区内鱼类资源和沉水植物因此不断减少,而候鸟因为无法从天然湿地觅取足够的食物,只能向人工湿地转移,从而导致数量和种群的减少。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因为活动空间的压缩,导致其或因缺乏食物饿死、或被船只螺旋桨击打受伤致死情况时有发生。

鄱阳湖若不想失去江豚的微笑

就必须重视起目前的生态问题

大湖之危:极值干旱与用水紧缺

2022 年 6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江西省遭遇历史极值干旱,不仅无雨日数处于历史高位,平均降水也偏少了 6.7 成,达到了历史同期最低位;而这期间江西省平均气温、高温日数均排历史同期最高位。

从夏天旱到了冬天

去年下半年的江西不好过

受这场历史极值干旱的影响,2022 年 9 月 23 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退至 7.10 米,跌破历史最低水位;11 月 17 日,鄱阳湖水位跌至 6.46 米,再次刷新最低水位纪录,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屡创新低。

2022 年星子站的水位过程线明显左移

且六月底以来的水位下降速度非常快 ▼

和隔壁洞庭湖一起干了

到 11 月 17 日更是到了水位史低

由于干旱天气的加剧和鄱阳湖枯水期的延长,去年 11 月底、12 月初,受冬季西北季风的影响,呼啸而来的北风将因枯水而裸露大片鄱阳湖湖底的泥沙刮到了南昌,使这座湖泊与湿地环绕的南方省会遭遇了数日扬沙天气。

南昌少见的空气质量指数爆表 ▼

到 2023 年春节前夕,随着几股冷空气的南下和降雨的陆续到来,江西省内不少地方的干旱预警才陆续解除。鄱阳湖也一度在 2 月中旬实现了水位回涨,2 月 15 日监测到其水体面积明显变大,较 1 月 31 日水体面积增大了约 57%,缺水情况得到一定的缓解。

好不容易回归了湖的样子

但是从过去的整个 2 月来,江西省降水情况仍旧偏少,并呈前多后少态势。而未来一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仍以晴或多云的天气为主,气温将持续偏高,降水相比常年同期也明显偏少。在去年大旱中还没有“恢复”过来的鄱阳湖,又将面临新一轮的缺水危机。

短期内江西还等不到能“解渴”的大降雨天气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FY-3D 气象卫星监测显示,2 月 27 日,鄱阳湖水体面积约 1044 平方公里,鄱阳湖水体面积较近十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小了约 21.8%,与去年同期相比,水体面积缩小了约 30.5%,达到近 10 年来同期面积最小值。

干旱与高温天气的持续,是造成鄱阳湖枯水状况的加剧并不断持续的主要原因。

而鄱阳湖流域是整个江西省人口分布的主要区域,在持续干旱面前,鄱阳湖上游的众多城市只能通过大坝等水利设施拦蓄江河水体来保障供水安全。例如去年 9 月南昌市为了保障城区供水安全,不得不于去年 9 月在赣江南昌段建设临时抬水围堰工程抬高赣江水位来保障供水。

为保障居民用水

抬水围堰只是不得已之举

这些水利设施的在上游的蓄水、抬水必然会加剧鄱阳湖湖区的缺水状况。而不蓄水、抬水又将威胁近 2000 万人口的供水安全。目前正在陆续开展的春播,恐怕又将进一步加剧鄱阳湖的干旱枯水状况

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吴京饰演的刘培强曾说:“没有人类的文明,毫无意义”。同样,不考虑人类生存的生态保护,则是对人存在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彻底否定。

2022 年,在骤然而至的干旱面前,江西省 2769 次的人工增雨都显得微不足道。如何将“洪水一片”的鄱阳湖调蓄给“枯水一线”的鄱阳湖,这个时空调蓄的难题仍亟待科研工作者和建设者们去挑战、去突破。

参考资料:

  • 1.《鄱阳湖研究》编委会:《鄱阳湖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年。

  • 2.钟起煌主编:《江西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年。

  • 3.刘志刚:《鄱阳湖发展演变及江湖关系变化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5 年第 5 期。

  • 4. 唐国华、胡振鹏:《明清时期鄱阳湖的扩展与形态演变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7 年第 7 期。

  • 5.《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为何难产》,《中国科学报》2021 年 3 月 21 日。

  • 6.王建华、刘欢:《世界 6% 的水资源养活着世界 20% 的人口!我国水资源可供利用的到底有多少?》,《知识就是力量》2021 年第 3 期。

  • 7.李青:《历史上的鄱阳湖与江西经济》,2012 年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8.《鄱阳湖水体面积“缩水”至近 10 年同期最小 网友:怎么又枯了?》,中国天气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