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行业频道

水稻幼苗在中国空间站生长良好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

发布时间:2022-08-29 13:57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7471   

而拟南芥和水稻种子,在中国空间站实验舱内成功萌发并长出幼苗,也让中国科学家对太空种植有了新的希望。

日前,中国空间站探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与天河核心舱对接天空探索实验舱配备了科学实验柜,如生命生态实验柜和生物技术实验柜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与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团队承担了微重力下高等植物开花调控的分子机制生命科学实验项目

日前,包含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实验样品的实验单元被宇航员安装到实验舱内的生命与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并于7月29日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开始实验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空间站研究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培育

高稻苗已长到30厘米左右,矮稻苗高5—6厘米。

目前,空间站已经成功启动了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萌发拟南芥幼苗已长出4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到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幼苗高5—6厘米,生长状况良好将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太空中从种子到种子整个生命周期的后续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宇航员将收集样本,冷冻它们,最后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拟南芥和水稻是这次空间实验的两种模式植物。

拟南芥代表双子叶,长日照和十字花科植物许多蔬菜,如卷心菜和油菜,都属于十字花科水稻代表单子叶,短日照和禾本科植物,许多粮食作物,如小麦和玉米,都属于禾本科

空间站里的大米长什么样。

微重力下水稻生长发育组图

微重力下拟南芥生长发育群图

该实验的目标是在空间站上完成拟南芥和水稻从种子到种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研究,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在狭小的封闭空间内实现植物生产力最大化的可能途径同时,航天员在轨采集样本,冷冻保存用于返回分析,识别空间微重力下调控植物开花的关键铰链基因并验证其功能,为下一步构建适合空间微重力环境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提供分子要素

事实上,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来,如何利用植物来保证地外环境中人类所需的食物,氧气和纯净水,已经成为空间生命科学中最受关注的问题。

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家们对在太空种植和培育植物做了大量的研究,在各种太空飞行器上进行了20多种植物培育实验人们早期太空植物栽培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在太空环境中喂养植物,使其发芽,生长,开花,结实现在,这些目标都实现了

目前,科学家的研究重点已经从植物苗期的研究逐渐扩展到种子生产的研究但目前只有油菜,小麦,豌豆等少数作物在太空中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的实验

同时,在空间条件下,植物开花时间推迟,开花数少,结实率低,种子质量下降的问题一直没有克服。

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如何控制植物发育的关键环节——开花的调控机制,为提高空间植物培养技术和探索更多的粮食作物以满足空间生命保障的要求提供指导。

郑惠琼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完成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栽培实验,获得水稻栽培的关键环境参数,为进一步分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分子基础,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同时,研究团队希望通过转录组分析,比较拟南芥和水稻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网络在空间环境中的变化,可以分析空间微重力对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创造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