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持续赋能提升耕地质量
作者:陈学渊,零丽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2023年12月19日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地之不存,粮将焉附。高标准农田是新时代新阶段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农田必须是良田,要真正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成为当前乃至未来耕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因此,需要从围绕耕地形成兼顾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政策体系和“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全局性治理机制框架。
当前,尽管我国围绕耕地数量与质量开展全面治理,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制约耕地可持续发展问题。总体来讲,一是耕地质量退化形势严峻,质量水平总体较低。根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平均质量等级仅为4.76,七到十等的低等耕地占比22%,数量超过4亿亩;二是农业过度式粗放经营导致地力下降,严重透支耕地基础地力。如华北平原地下水下降、东北地区耕地退化、西北地区土地薄膜污染、西南地区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三是水土资源匹配不协调,全国水土资源整体呈现不均衡不匹配分布。突出表现在我国64%的耕地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北,而这些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约19%,山地丘陵地区跑水跑肥跑土问题突出。
提高耕地质量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落脚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关键在于提高耕地质量和地力水平,其建设对新时期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显著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是中国耕地安全的基础保障。到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高标准农田充分发挥出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优化耕地质量布局、监管耕地质量变化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农田地力质量,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支撑载体。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有效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提升、抑制耕地撂荒及防灾减灾等问题,国家粮食安全充分实现保障;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生产供需匹配,是提升农产品高质量的关键要素。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适配提供条件,推动促进我国粮食的产销状况适配,缓解我国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匹配问题,实现耕地的合理利用,有效提升耕地质量。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载体,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稳定持续提供高产高效、优质标准、绿色生态、安全稳定的农业产品提供坚实保障。为推动高标准农田可持续高质量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因地制宜,坚持统一规划布局。坚持系统科学规划,明确布局和阶段性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紧密结合,确保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细化区域布局、分区任务、进度安排、保障措施等;
二是逐步完善,细化建设规范标准。结合不同区位的地形地貌、土壤状况、水源条件、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田、土、水、路、林、电等多方面内容,持续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标准规范体系,为提高耕地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保障;
三是多元结合,创新建设模式机制。基于区域社会经济基础、资金匹配能力和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引入多元化建设主体,局部探索建设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与模式,创新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路径,推进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环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