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月壤可成孕育创新的沃土
作者:白惠仁
近日,全球精度最高的月球地质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在京正式发布,图集囊括月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和演化历史,是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与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月球地质图相比,这版高精度图集更加客观地刻画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更清晰地表达了月球构造和岩石的演化特征。图集的编制不仅是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集中体现,更是对“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的生动践行。
图集的绘制将中国人的“太空梦”具象化,增强了科技自信与科普可及性。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华民族不断表达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高精度月球地质图是我们对月宫的详细勘察,是我们攻坚克难将“已知的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已知”的过程,既坚定了探月工作者继续深空探测的信心,也激发了航天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热情。此外,图集已集成至我国科学家搭建的数字月球云平台,向全社会提供了直观、互动和跨学科的月球学习资源,是最新的月球百科全书,显著提升了我国月球知识和航天知识科学普及的“可视化”和“可及性”。科普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月球地质图的互动体验,提高公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激发青年人对科学研究和宇宙探索的兴趣。
图集的绘制是我们始终坚持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重要成就,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鲜活案例。高精度月球地质图的成功绘制依赖先进的遥感技术、精确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复杂的地质分析工具,这些技术和工具的自主研发意味着在探月核心技术上不受外部依赖,增强了国家在科技竞争中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同时,要实现中国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端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的自研自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构架,而高精度月球地质图的绘制成功也是科学工具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科学工具和科学仪器的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直接关系科技创新的水平与动力,高精度月球地质图是高水平月球探测的前提,科学工具的多样性决定了未来深空知识生产的稳定性和长期供给,图集构成了未来开展月球科学研究、建设月球基地以及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必不可少的“科学工具箱”。
图集的绘制探索了有组织科研的新模式,通过协同攻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自201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欧阳自远院士和刘建忠研究员带领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和制图人员,基于月球起源和演化过程的整体性和规律性认识,以我国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月球岩石建造、地质构造、时代等要素的研究和归集,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球地质编图技术规范和标准,充分发挥了新型举国体制在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的制度优势。同时,作为整个探月工程的一部分,图集的绘制过程带动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增加了相关领域的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如遥测科学、新能源技术、深空信息等。借鉴阿波罗计划的历史经验,探月工程的知识整合与技术积累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为我国科学事业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
图集的绘制是我们实施开放科学的新尝试,为多国联合开发月球的合作共赢铺设了“基础设施”。本次高精度月球地质图同时发布英文版,展现了我们在探月过程中坚持开放资源、共享数据的大国担当。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而外太空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共有财富。中国探月工程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实施嫦娥五号任务期间,中国就曾与欧洲航天局,阿根廷、纳米比亚、巴基斯坦等多国及国际组织展开了测控领域的紧密合作。2023年中国国家航天局专门印发了《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国际合作管理细则》,“鼓励国际社会参与月球样品及科学数据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
《光明日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