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黑色魔力”:咖啡的时空之旅
作者:蒋春生
咖啡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它背后蕴藏的丰富文化密码像一个流动的文明载体,交织显现着历史遗韵与现代活力。从非洲大陆到世界各地,咖啡见证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激发了艺术和文学创作,用一股醇香奏出跨越时空的交响乐。
Ⅰ?起源: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到世界舞台
“咖啡”这个名称据词源学家考证,是由阿拉伯语演变而来,与埃塞俄比亚卡法地区一种黑色葡萄酒有关。咖啡植株属茜草科,果实呈椭圆形,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深红色,烘焙后变黑色。根据其生长区域及烘焙方式,咖啡豆主要分为四类,即阿拉比卡咖啡、罗布斯塔咖啡(Robusta)、利伯瑞卡咖啡(Liberica)和埃塞尔萨咖啡(Excelsa)。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种植在拉丁美洲、东非和亚洲,而罗布斯塔咖啡则种植在中非、东南亚和巴西。这两种咖啡豆因香味浓郁、口感细滑而更多见于市场。
有关咖啡起源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有两个版本。其一是在9世纪的埃塞俄比亚,一个名叫卡尔迪的牧羊人在找寻丢失的羊群时,偶然发现吃过山上一种红色浆果的羊异常兴奋。好奇心驱使卡尔迪也摘下几个尝了尝,顿时觉得精神振奋。卡尔迪摘了一些浆果拿到附近的修道院。但修士们担心这种浆果的神奇效力可能与恶魔或邪灵有关,于是将其扔进了火中。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浆果被火烘焙后竟散发出一股馨香之气,引得附近居民纷纷前来一探究竟。修士们意识到这种香气并非邪恶之物,于是将火扑灭,把烧焦的浆果取出,碾碎后装入罐中,并灌入热水封存,由此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杯咖啡。
在另一个版本中,来自也门摩卡的奥马尔被流放沙漠,濒死之际,听到有个声音让他吃一棵树上的果实。他尝试后不仅活了下来,而且精神百倍。当地病人喝了奥马尔泡过这种果实的水后也都治愈了。这个消息传到摩卡,奥马尔被释放,并被尊为圣人。
虽然这些传说受到很多质疑,但历史学家确实考证出,早在大约公元575年,咖啡在埃塞俄比亚被发现。东部非洲一些族群至今仍保留传统,将动物脂肪与咖啡浆果制成球状食物,用于战事中补充体力。阿拉伯学者阿尔·贾齐里于1587年编纂了一部研究咖啡历史的手稿《咖啡之道》,追溯出咖啡约于10世纪传到阿拉伯菲利克斯,后逐渐向北传播,15世纪已在麦加等地广为人知,并在16世纪初从也门的摩卡港传播到埃及等北非地区,17世纪初传入意大利,随后传到欧洲其他地区。德国植物学家、医生莱昂哈德·拉乌夫于1583年出版的《拉乌夫游记》中提到咖啡:“有一种非常好的饮品,被称为咖啡,几乎和墨水一样黑,非常好喝。”这是目前发现西方最早对咖啡的书面记录。另一位德国植物学家、医生约翰·韦斯林在1640年编著的《埃及植物》一书中也证实,尽管当时咖啡在埃及、阿拉伯地区和奥斯曼帝国很常见,但“在欧洲却很少见”。英国学者伯顿在其著作《东部非洲的足迹》中指出,起初,咖啡的传播一度受阻,从也门摩卡港运往亚历山大港和伊斯坦布尔的咖啡豆都会受到严密监管,甚至禁止将可育的植株运出也门,也门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世界咖啡的主要产地。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朝圣者还是设法将咖啡苗偷运到自己家乡。17世纪初,一位来自印度的穆斯林朝圣者巴巴·布丹偷偷从阿拉伯地区带回了七颗咖啡种子,在印度种植。自此,咖啡种植开始慢慢传播开来。18世纪20年代,法国人加布里埃尔·德·克利厄将一株咖啡树带到了加勒比海的法属领土马提尼克岛,咖啡开始在美洲种植。19世纪下半叶,南美洲的咖啡产量快速增长,同时世界上咖啡消费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增长最为显著的是美国。美国在19世纪中后期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到20世纪初,美国的咖啡消费量约占全球咖啡产量的一半。21世纪,咖啡的主要产地国包括巴西、哥伦比亚、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等。咖啡从最初的区域性饮品,演变成一种全球化消费符号。咖啡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Ⅱ?咖啡馆:从“智慧殿堂”到知识共享空间
随着咖啡的传播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这种饮品。咖啡在阿拉伯地区的迅速传播甚至催生出聚集饮用咖啡的场所——咖啡馆。据记载,早在15世纪,麦加就出现了因咖啡而聚集的社会文化实体,咖啡馆逐渐成为学者聚会交流的热门场所,因此这些咖啡馆又被称为“智慧殿堂”。据阿尔·贾齐里的《咖啡之道》记载,到16世纪,埃及、叙利亚和奥斯曼土耳其陆续出现了许多咖啡馆,咖啡文化也越来越广为人知。
17世纪初,英国牛津出现第一家咖啡馆,随后咖啡馆陆续在各地出现。大学里的年轻学者夜晚都会聚集于此,咖啡馆也被戏称为“便士大学”,意即只需花费一杯咖啡的价钱,就可以像在大学的课堂那样参与知识的讨论与分享。17世纪中期,意大利的威尼斯、北非水手聚集的法国马赛港也相继出现了咖啡馆。
回顾咖啡馆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从诞生伊始就与文学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咖啡馆常常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在这里,他们畅所欲言,谈论文学、政治、科学等种种话题。位于英国伦敦著名的舰队街附近的希腊人咖啡馆当时是辉格党和皇家学会成员的聚会地点,《伦敦公报》《每日快报》均起步于此,牛顿也曾在这里解剖过一只海豚。劳埃德咖啡馆是伦敦著名的劳合社的雏形,乔纳森咖啡馆则见证了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诞生过程。
在被称为“永恒之城”罗马的西班牙广场有一间著名的格雷科咖啡馆,以到访过众多著名文人而闻名,被称为“著名诗人的咖啡馆”。济慈、拜伦、雪莱、狄更斯、马克·吐温和亨利·詹姆斯等文学巨匠都曾经常光顾此处。而距这座古建筑几步之遥,就是英年早逝的天才诗人济慈的最后居住地——西班牙广场26号。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繁华街道上,托尔托尼咖啡馆以其超过160年的历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灯塔。著名阿根廷文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是托尔托尼咖啡馆的常客。这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隐藏着一个名为“提米奥·德·托尔托尼”的小剧场,是文学朗诵和艺术表演的热门场所,也是文人雅士交流思想的私密空间。
咖啡馆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也深深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时至今日,咖啡馆已经成为都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Ⅲ?传统:从“咖啡仪式”到咖啡文化
虽然咖啡可被视为一种通用语言,但它在不同国家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探秘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窗口。
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咖啡的故乡,人们自古便将咖啡视为一种神圣饮品。传统的“咖啡仪式”起源于对大地女神安提巴拉的崇拜,通过咖啡豆的烘焙、研磨、熬煮三重转化象征神、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埃塞俄比亚北部的精神信仰有关,咖啡的黑色液体被视为扎尔的血液。咖啡仪式通常由家中一位女性主持,从烘焙生豆开始,一壶咖啡粉通常会煮三遍,并为客人倒三杯咖啡。第一杯“阿波欧”是最浓郁的,第二杯“托纳”是再次烹煮后口感略淡的咖啡,而第三杯“巴拉卡”则被视为祝福的象征。
土耳其的咖啡文化独具魅力。早期由于缺乏咖啡滤纸,土耳其人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饮用传统——不过滤而是直接饮用咖啡。土耳其人将咖啡粉和糖用水煮沸,制成浓稠的咖啡液。喝完咖啡,人们将杯子倒扣在碟子上,之后再将杯子翻转,渣滓在杯底和杯壁上形成不同图案。土耳其传统认为,通过解读这些形状和符号可以窥探未来的吉凶福祸,这被称为“塔罗咖啡占卜”。占卜中环形图案代表婚姻,蛇形图案暗示可能会遇到困难,而树形图案则象征成长和繁荣。
如今,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喝一杯咖啡开启忙碌的一天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咖啡仪式”。咖啡根据不同的原材料、产地、制作工艺等,分为不同的种类。
意式浓缩咖啡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最早可追溯到1822年路易斯·博纳德·拉伯特发明的第一台咖啡机。随着蒸汽技术的进步,更多改良版的咖啡机相继问世。真正奠定意式浓缩咖啡基础的是意大利发明家安吉洛·莫里安多在1884年推出的一种控制蒸汽和水的独特咖啡机,它最终演变为20世纪初的现代浓缩咖啡机。这种采用高压强蒸汽挤压细磨咖啡粉而快速制作出的浓缩咖啡,相比一般滴滤咖啡浓度更高,这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浓郁口感和香气,很快获得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市场的青睐,成为咖啡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卡布奇诺是以浓缩咖啡为基底、加入牛奶和奶泡的饮品。意大利语“cappuccin”在17世纪欧洲常被用来描述红褐色。19世纪的意大利文献中记载,这种“加入了少量牛奶或奶油的黑咖啡呈现出的棕红色很像卡布钦修士所穿的长袍颜色”,卡布奇诺咖啡因此得名。
拿铁用浓缩咖啡和牛奶制成,据说是20世纪中期一位意大利裔美国人利诺·梅奥里尼在加州伯克利的一家咖啡馆发明的。通过将打发的牛奶以特定的方式倒入咖啡液体中,从而在咖啡表面形成可辨认的心形、花朵、树木等简单图案的拿铁艺术也越来越普及。但拿铁除了表达咖啡饮品的功能含义外,在一些国家还被赋予了特定的指代意义。调查显示,在某些场合,“喝拿铁的”已经成为一种贬低语,甚至是一种常见的政治攻击手段。因为浓缩咖啡在大城市较为流行,在浓缩咖啡里加入牛奶被认为是穷人或低阶层人的行为。
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与咖啡有关的传统,其本质都包含着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历史和集体记忆,它不再是简单的习俗,而是呈现社会意义的象征性叙事。
Ⅳ?符号:咖啡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美国学者威廉·尤克斯在《咖啡全典》中记录了最早关于咖啡的诗歌是创作于16世纪初的两首阿拉伯语颂歌。“哦,咖啡!你驱散了一切忧伤,/是学者们的渴慕之光。/这是真主之友的饮品;/它给追求智慧之人带来健康……”另一首颂歌同样热烈直白地颂赞咖啡是“真主之子的饮品,健康的源泉”。即使是在咖啡受到禁止的16世纪末期,阿拉伯语诗人法克尔·本·阿比德·伊西仍然创作了一部《咖啡颂歌》。
17世纪到18世纪,咖啡更是大量出现在欧洲诗人和戏剧家的著作中。从弥尔顿到济慈,很多诗人都书写过咖啡。弥尔顿写道:“喝一口,/低落的灵魂就会沉浸在喜悦之中,/超越梦境的幸福。”海明威有句名言:“酒精让你幻想成为一名作家,而咖啡则能让你变成作家。”狄更斯也说过:“我可以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安然接受咖啡带来的安慰。”咖啡与文学艺术以及文人总有着割舍不断的亲密关系。从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喝黑咖啡来增加灵感,到20世纪初的哲学家萨特在巴黎的咖啡馆中谈论存在主义,再到众多以咖啡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咖啡在文人、艺术家的创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T.S.艾略特曾说的那样:“我用咖啡勺丈量了人生。”
咖啡在艺术作品中被赋予了符号意义:舒适、浪漫、焦虑、渴望等等,甚至直接成为作品中的核心叙事手段。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布劳提根,在名为《咖啡》的诗歌里写道:“有时,生活只是一杯咖啡/和咖啡所能带来的亲密感。”诗人用咖啡作为诗歌标题,对煮咖啡这个日常生活的平凡细节着力进行刻画,更是将“垮掉的一代”作家内心的孤独、遗憾以及潜意识中对亲密人际交往的渴求表达出来。正如有评论所言,这首诗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文化景观的折射,更生动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幻灭和疏离感。
绘画作品中也频频出现与咖啡相关的主题。梵高早期便有过版画作品《喝咖啡的老人》,塞尚也有名作《咖啡壶旁的女人》,毕沙罗的《喝咖啡的农家女孩》中,衣着朴素的女孩坐在窗前,左手将杯子倾斜,右手拿勺,正专注地盛取杯子里残留的咖啡。瑞士现实主义画家阿尔伯特·安克尔以咖啡创作了一系列静物画——《有咖啡的静物》《有咖啡、面包和土豆的静物》《咖啡和干邑》等,画面中呈现的无论是精致的咖啡杯碟,还是与面包、土豆等日常食材和谐并置的咖啡壶,都反映出咖啡与温馨宁静生活的密切关联。
除了以咖啡作为主题进行创作外,咖啡还作为原料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例如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喜欢在完成的画作上泼洒咖啡来达到晕染的效果。据说,用咖啡作画是受到中国画家拿茶汤泼洒宣纸以达到背景渲染效果的启发。被誉为“咖啡画家”的马来西亚华裔画家苏木生擅用咖啡粉创作画作,其作品拥有一种咖啡独特的色彩和香气。苏木生童年时期,母亲经营咖啡店谋生,因此,对画家来说,咖啡从饮品变为画作原料,背后饱含着个人情怀和对故乡的深刻认同。
从作家、诗人到音乐家、画家,从非洲大陆到世界各地,从17世纪欧洲的咖啡馆,到当代都市的休憩之所,咖啡的芳香犹如一曲绵延流淌的交响乐,串联起人类文明的不同篇章。这股神奇的“黑色魔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互动,更深深地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在无数经典作品中,咖啡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精神慰藉,成为一种富含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文化符号。
《光明日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