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亿元上海企业获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最大一笔融资
2027年前,申城计划引育5家以上具有相关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和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
申城植入式脑机接口企业传来好消息。10日,本报记者从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获悉,其宣布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据了解,这是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奥博资本和礼来亚洲基金等机构共同领投,天使轮投资机构源来资本持续跟投。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新一代技术研发以及医疗级MEMS生产基地建设,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强力支撑。在此之前,阶梯医疗曾获得数亿元A轮融资以及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根据脑信号采集的路径,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分为三种,包括非侵入式、侵入式(大脑皮层内)和半侵入式。目前,我国脑机企业大多数选择非侵入式采集技术路线,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阶梯医疗成立于2021年8月,专注于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与马斯克的Neuralink一样为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路径,目前已研制出中国首款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的高通量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旨在帮助瘫痪患者完成复杂的脑控任务,是中国首个完成注册性型式检验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记者获悉,阶梯医疗已与国内多家顶尖医院合作,开展了累积超过50例脑机接口相关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临床效果显著,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柔性电极人体单细胞数据集。据透露,该企业计划在今年启动国内首个侵入式脑机接口长期埋植前瞻性临床试验(FIM),并于2026年进一步推进大规模临床试验。
在植入体设计和植入术式方面,Neuralink的植入体设计厚度约为8毫米,这一尺寸使其成为目前全球最薄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之一。相比之下,阶梯医疗的植入体设计厚度仅为Neuralink的一半,植入手术仅需在颅骨开3—5毫米微孔,借助成熟的神经外科微创穿刺技术即可完成,极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和风险。凭借这一创新设计,阶梯医疗的产品成为目前体积最小、创伤最小的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据透露,阶梯医疗已建成2000平方米生产厂房,计划于2025年落成国内首个医疗级脑机接口MEMS生产基地,实现“研发—生产—质检”全链条闭环。
“短期阶段,阶梯医疗将基于超柔性电极、微型植入体设计、微创植入术式等底层技术,开发语言功能重建、人工听觉、面瘫修复及脊髓损伤修复等多款产品,解决临床刚性需求。”阶梯医疗创始人赵郑拓告诉记者,“长期来看,我们正研发数千通道的新一代脑机接口系统,致力于推动人机交互效率的提升;未来期待联合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共同探索智能化协同的创新路径。”
记者关注到,2025年开年以来,国内脑机接口政策端利好不断——1月10日,《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发布,提出2027年前,引育5家以上具有脑机接口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能力的自主创新企业,10家以上产业链骨干企业。1月13日,国家药监局确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推荐性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订计划,并进行公示。 本报记者 郜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