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新闻频道

燕京新语丨剑指长天,心向逍遥,原创话剧《邓世昌》谱写一曲英雄浪漫悲歌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3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8789   

巨轮倾倒,海水刺骨,王雷饰演的邓世昌一袭红袍,身后再回望,依然热血难凉……原创话剧《邓世昌》以第一视角的倒叙展开。虽然这是个所有人都知道结局的故事,主创却用真情填补了历史的缝隙,当邓世昌随着强国之寄望一同没入黄海之时,观众心里油然而生一股浪漫主义的悲壮。即日至5月4日,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邓世昌》在京首演。

舞台上近500平方米的冰屏,将黄海海战的炮弹、浪花、以及致远舰飞速前进的画面打造出“裸眼3D”的视效。矩阵式的龙骨与平行的透明屏交叠,承载了北洋水师的现实场景,又给予邮轮、宫殿、邓家等场景的灵动转换。“致远号”作为引子,象征着乱世暌隔的历史场景,在无边深海光影中,生动地诠释着清朝人物群像。

看《邓世昌》,就不得不提起导演王筱頔上一部和国家大剧院合作的历史人物话剧《林则徐》。

《林则徐》舞台之上那块印有中华版图的斜坡让人印象深刻,与之空旷简约相比,《邓世昌》的舞台更满,透明屏切割成大船的局部,以不同的层高划分出不同的演区,但两部剧一以贯之的是舞台风格有厚重的历史感,赋予观众想象空间。如果说《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让国人睁眼看世界,《邓世昌》所处的年代,李鸿章已经进行了30多年洋务运动,诞生了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邓世昌等一批有着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也曾充满希望,好像看到了能够改变屈辱国运的曙光。

腐朽之气与浩然之气的强烈冲突,构成了《邓世昌》的主线。慈禧一心只想为自己筹办六十华诞,北洋水师在六年的时光里慢慢从亮色变得黯淡。舞台上的大船,不仅是致远舰,也是大厦将倾的清廷。面孔涂得煞白的慈禧,也在这条船上,背景是摇摇欲坠的高耸宫殿。许多往日的伙伴放弃了曾经的强国寄望,只有邓世昌,虽不能左右国事,却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势要撞沉吉野舰。

从始至终,这是邓世昌一个人的抗争。当他没入沉寂的海底,好似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那时候,父亲还在,父亲就是他的“致远”,载着他的梦想,送他学航海、学洋文。直到邓世昌真的登上致远舰,看到了耀眼的光亮和中华致远的希望,父亲鼓励他,建功立业,当在海上。

再后来,就连李鸿章也“年近古稀鬓发斑”“万千心事万千山”,邓世昌在希望泯灭之时想家了,过去20年,他只回过两次家,再返乡,父亲已经去世,致远舰也不再是世界上最好的巡洋舰。

李小萌饰演的水妹子在绝望中给了邓世昌一束温暖的光。水妹子身上有女子的柔,有对夫君的仰望,亦有顾全大局的隐忍与刚烈。即便重逢后已有五个月身孕,水妹子依然泪眼婆娑地成全丈夫的选择。虽然水妹子只是历史记载中一个语焉不详的人物,李小萌在其中揉入了众多她欣赏的女性形象的诠释,水至柔,亦至善,让全剧多了一丝柔情。

面对海上无尽的黑暗,邓世昌剑指长天,永不言败。电闪雷鸣中,他再次与年少时的自己对话。当致远舰与吉野舰交战之时,纱幕降下,邓世昌舞剑的身影重叠在纱幕之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从小诵读到大的《逍遥游》,是邓世昌理想世界的外化,这场一个人的战争里,他终于可以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面对死亡,他无所畏惧。

伴着大气磅礴的配乐,邓世昌选择“一生赴此一战,成浩然之气,护佑中华”。一个悲情英雄稳稳立于舞台之上。在《邓世昌》中,观众不仅可以在戏剧作品感受到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的精神高度,更可以观照自己的生活,努力做出无愧于自己精神追求的个人选择,或许这就是《邓世昌》隔着历史的涛声演给当代观众看的意义所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