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白鹿网 -> 新闻频道

以刀作笔为记忆留痕,刘春杰《刻意》在沪首展木刻原板

发布时间:2025-04-03 00:08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9016   

一刀一笔,入木三分。粗犷有力的线条穿越时空,让上海观众触摸1970年代北大荒集体记忆的结痂与重生,更可以回忆起鲁迅先生横眉冷对的精神肖像。今天起,刘春杰木刻原板艺术展《刻意》在上海静安雕塑公园艺术中心免费向公众开放,演绎“入木三分”的刀笔浪漫。展览突破传统版画展模式,首度以“木刻原板”为展品,完整呈现艺术版画的母本,带领观众直抵创作第一现场。

作为中国当代版画领域的代表人物,艺术家刘春杰创作木刻版画40余年,以刀为笔、以木为纸,其作品以粗犷中见精微的独特风格闻名。他还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国际版画研究院副院长、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等职。展题《刻意》一语双关,既指木刻创作中“以刀刻意”的物理痕迹,亦隐喻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执着求索——每一道刀痕的深浅、每一处肌理的虚实,皆凝结着对生命的独特领悟。

静安雕塑公园展厅宽敞宏大,百余幅木刻原板与数字艺术、虚拟现实,完整呈现刘春杰两大创作母题——“北大荒”系列和“鲁迅先生”系列。策展人黄彩娣指出,艺术家以木刻语言既深度思考“何为艺术本真”,又叩问时代精神。由此,展览可被视为中国当代版画艺术转型的重要切片。

B1层展厅主要展示了“北大荒”系列,刘春杰说,自己生长于北大荒,它是地名也是鲜明的时代印记,是他创作的精神源泉。极度的寒冷、粗粝的黑土地,劳动者的集体身影、钝刀的刻痕、“共和国长子”的荣光……北大荒的基因,凝固在拓荒者的体温中。早期作品木板皲裂的缝隙间,回荡着黑土地上的呐喊。此次展出作品中,有对东北地区自然深情的描绘,对劳动者精神的礼赞,也有对集体生活的深情回忆。

B2层展厅主要展示了“私想鲁迅”和“山舞银河”两大单元。鲁迅是艺术家的精神偶像,木刻画面穿插着与他的对话,以当代刀法重构文化图腾。65块原板组成的整面鲁迅墙,彰显着精神的力量,与《呐喊》共鸣。“山舞银蛇”系列用直线或曲线编织而成的抽象画面,更像是一个个迷离的文学故事,那些看似随性游走的线条,在现实的沉重之外划下轻盈的刀痕。5件鲁迅“燃烧”数字艺术作品位于展厅中庭,让传统刀痕在数据流中涅槃,木刻的基因链与火焰状的光影粒子交织,让观众记住鲁迅先生的另一个身份——中国新兴木刻之父。

“刻意”,是上海艺术机构难得一见的举办大型版画原板的展览,开创性地以原板作为主角。木刻原板不仅是版画的“生产工具”,更是承载着艺术生命活力的本体,上面深浅不一的刻痕,比印刷品接近真实。“原板不仅让创作中的偶然肌理与刻意经营纤毫毕现,更还原了创作现场。当复制版画与原初刻板并置,艺术创作的神秘面纱亦被悄然揭开。”

展览由上海市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得到上海市静安区文旅局支持,展期将持续至6月2日。观众在静安雕塑公园闻香赏花后,不妨走入艺术中心,在木香氤氲中重识版画艺术的温度。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