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省份首季报出炉:四川坐稳第五,湖北增速居首
各省份正陆续发布今年首份经济成绩单。
截至4月24日,已有22个省份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湖北、安徽、甘肃、宁夏、浙江、山东6个省份增速超过6%,17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
十强省份的数据已经全部出炉。经济大省扛起稳增长大旗,十个省份的平均增速达到5.6%,超过全国31省平均增速。广东、江苏GDP双双突破3万亿元,增量均超两千亿元。
经济虽获“开门红”,但各省在出口、消费等方面还将继续面临增长挑战。近期,随着新增专项债加速落地,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在二季度或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5年一季度部分省份GDP
湖北增速居首
对比去年一季度,十强省的排位中,四川超过了河南。不过,在2024全年排位中,四川已经实现了对河南的超越,此次在一季度继续实现领先,巩固了其作为“经济第五省”的地位。
上海超过了湖南、安徽两省,位居全国第9位,安徽被挤出前十。不过,上海此番超越也同样在2024年已完成,但从全年来看,上海、湖南、安徽三地关于十强省“守门员”的争夺或尚有悬念。
十强省份中,增速最快的是湖北,在目前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也位居增速第一。
一季度,湖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3543.49亿元,排名全国第7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3%,分别高于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0.5个、0.2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实现近12个季度最高增速。
湖北将快速增长,主要归功为支点建设取得成效。
支点建设,是指湖北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湖北的“新年第一会”也以支点建设为主题。在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方面,一季度湖北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24.4%,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6.0%、64.0%。
在三大需求方面,湖北也表现亮眼。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分别增长7.3%、6.6%、22.4%,分别高于全国2.7个、2.4个、15.5个百分点。尤其在出口方面,湖北延续2024年三、四季度两位数增长态势,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进出口均保持增长。
同样实现高增速的,还有安徽。虽然安徽此次被挤出前十,但其GDP在一季度实现6.2%的增速,目前位居全国第二位。
不过,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除了出口大增17.3%,高于全国10.4个百分点,安徽一季度社零和固投的增速与全国相差不大。
除了出口拉动,安徽一季度表现最亮眼的是工业。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2%,比上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主要产品中,汽车产量增长18.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83%,工业机器人增长1.1倍。
湖北、安徽两个中部省份的增长表现,得益于抓准产业转型的时机。而经济提速的成效也体现在人口上,2024年,安徽、湖北两省扭转人口流出局面,分别流入15.7万和14.3万人口。
东部经济大省在一季度也实现了平稳开局。广东、江苏继续稳居经济总量前两位,山东、浙江同比增速均达到了6%。其中,浙江名义增速在十强省份中较快,达到10.74%。
今年以来,浙江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从数据来看,一季度,浙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质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8.7%、54.1%、33.9%和26.2%。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新”。
对于山东来说,制造业也依旧是主引擎。今年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延续去年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新质生产力转型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5%,快于全部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7.2%。
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十强省份整体实现经济开门红,大多由工业撑起。但细看一些数据细项,各地也都面临着不同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强的出口方面。十强省份中,河南、湖北、安徽、浙江、上海在一季度都实现了出口的两位数增长,其中河南出口增速高达42.2%。一季度,河南出口机电产品901.7亿元,增长64.1%,其中出口电动汽车55.6亿元,增长138.6%。
虽然增速迅猛,但河南离广东、江苏等外贸大省还有明显差距,“中部外贸第一省”的头衔也由安徽后来者居上。目前,美国是河南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河南在2024年对美外贸出口依存度超过20%。今年后续的贸易表现也依赖于其更多元市场的突破。
部分省份在一季度已经出现出口的下滑,如福建在一季度出口下降13.3%。近期,福建、江苏、浙江等多地已经召开会议,强调对冲击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出台帮扶政策,对稳外贸相关问题进行部署。
2025春季广交会现场
在固投方面,十强省份的一季度表现并不完全理想,如江苏一季度固投增速仅0.4%,山东、浙江、广东也同样低于全国平均。
进入二季度,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以及各地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投资或将进一步提速。
4月以来,多地重大项目迎来集中开工。4月9日,浙江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54个参与开工活动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达2281亿元,包括杭州市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宁波市荣芯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湖州市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等。
湖北二季度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47个。其中,产业类项目143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315个。在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和市场需求带动下,此次开工的存量企业改造升级项目829个,总投资4142亿元,占产业投资的58.2%;增量招引新建项目608个,总投资2976亿元。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艳莉也谈到,下一步,山东将抢抓施工黄金期,提速1.5万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力争上半年完成投资超1.4万亿元,并推动3900个拟竣工项目二季度再投产600个以上;同时加快756个“七网”基础设施项目,力争上半年交通、水利、能源投资分别达1250亿、400亿和900亿元。
“一系列的重大项目开工和投资增长,体现了各地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以及新质生产力的高度重视。多地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涵盖了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不仅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而且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将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当前,消费和投资两大内需的恢复改善尤为关键,消费需求有望在二季度继续释放,多地也将扩消费作为经济的着力点。
如广东明确,大力提振消费需求,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领域进一步延伸拓展,持续放大撬动效应;适度加大消费补贴和政府采购力度,不断挖掘消费增量,激发消费活力。近日,“跟着影视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在广东江门启动,广州也发布了25项举措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湖南也在3月底发布《湖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目标打造1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核心商圈、10个高品质商业街区、100个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100个省外湖南优品营销中心;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000家以上等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